本安电路能否使用继电器?——关于工业防爆设计

  在石化、天然气、化工等行业,防爆是设计中最重要的安全环节之一。本安电路(Intrinsic Safety)技术作为防爆措施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Zone 0和Zone 1的危险区域。但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本安电路能否安全使用继电器? 如果可以,该如何实现?

  本文将深入分析本安电路原理、继电器工作特性、兼容性问题及安全集成方案,并结合IECEx、ATEX标准,为工程师提供完整的设计指南。

本安电路能否使用继电器?——关于工业防爆设计

本安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安全优势

  本安电路(Intrinsic Safety)是防爆技术的一种,通过严格限制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及储能元件的能量,确保即使在短路、断路等双重故障条件下,也不会释放足以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能量。

  核心特性:

  • 低电压、低电流:通常控制在 30V 以下,电流低于 100mA。
  • 能量限制设计:通过电阻、熔断器、齐纳二极管限制电能。
  • 隔离防护:采用隔离安全栅防止高能量信号进入危险区。

  根据 IEC 60079-11GB 3836.4-2010 标准,本安设备必须满足在任何工作状态下都不会产生点火能量,因此广泛应用于化工、石化、制药、天然气、粮食仓储等行业。

本安电路能否使用继电器?——关于工业防爆设计

继电器的特性及安全隐患

  继电器作为常用的电气控制器件,通过电磁吸合实现开关控制,在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然而,继电器有一个天然问题:触点动作会产生电弧

  潜在风险:

  • 触点断开负载电流时可能产生瞬间电弧。
  • 电弧温度高,可能超过爆炸性气体的自燃温度。
  • 如果用于本安电路,电弧能量可能打破能量限制,导致点火风险。

  因此,普通继电器无法直接用于本安电路,必须采用本安型设计。


本安电路能否安全使用继电器?

  答案是:可以,但必须满足严格条件

  国际标准 IEC 60079-11 明确指出,任何安装在危险区的继电器必须确保其不会在正常或故障条件下释放点火能量。传统继电器因电弧问题无法满足要求,但本安型继电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安全应用:

  • 采用低功耗线圈,降低热效应。
  • 内部增加电弧抑制结构(如真空封装)。
  • 获得 IECEx、ATEX 或 GB 认证,确保防爆等级符合 Zone 0、Zone 1 要求。

  典型认证标志:

  • Ex ia IIC T4 Ga(本质安全型,适用于 Zone 0)。
  • Ex ib IIC T4 Gb(适用于 Zone 1)。

如何安全集成本安继电器?完整设计方案

本安电路能否使用继电器?——关于工业防爆设计

  要实现继电器与本安电路的安全结合,工程师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 选用本安型继电器

  • 必须具备 Ex ia 或 Ex ib 认证。
  • 线圈功耗低,避免过热。
  • 内部采用防电弧设计。

2. 使用隔离安全栅

  • Zener 安全栅:利用齐纳二极管和熔断器限制电压电流。
  • 隔离式安全栅:采用变压器或光耦实现完全隔离。
  • 推荐参考标准:IEC 60079-11:2023

3. 加入能量限制措施

  • 限流电阻、防浪涌电路。
  • TVS二极管防止过压。

4. 结合信号隔离与接地保护

  • 非危险区控制信号与危险区本安电路必须完全隔离。
  • 按标准接地,避免回路耦合能量。

  典型应用:

  • 在天然气压缩站,本安继电器安装于安全区,通过隔离式安全栅接收来自危险区的控制信号,实现报警与控制。
  • 所有设备通过 IECEx 或 ATEX 认证,并符合 SIL 2 功能安全要求
本安电路能否使用继电器?——关于工业防爆设计

温度与压力对安全的影响

  本安电路与继电器的组合在极端温度和压力环境下更需注意:

  • 高温环境:金属接触电阻增大,电弧风险上升,需选用耐高温继电器。
  • 低温环境:材料脆化,触点可靠性下降,建议采用特殊合金触点。
  • 高压环境:可能导致外壳密封失效,必须选用带压力补偿设计的继电器。

  IEC标准要求防爆设备在 -40°C 至 +60°C 范围内稳定运行,某些特殊场所需达 +85°C,工程师必须根据工况选择合适型号。


结论

  本安电路能否安全使用继电器?可以,但必须严格遵循防爆标准并采用本安型继电器和隔离措施

  对于石化、天然气、制药等高危行业,选择经过 IECEx 或 ATEX 认证的本安继电器 + 隔离安全栅,是实现安全控制的核心方案。
  通过科学设计,企业不仅能避免爆炸风险,还能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符合SIL 2/3 功能安全标准

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755-28407683 
0755-89352063

邮件:sales@jiweimeter.com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